(2001-7-1)

教育正位

霍韜晦

踏入廿一世紀,人類生存的壓力不但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減輕,反而更加嚴重。一個原因是:過去各地區之間尚未形成全球網絡,在政治和文化的分割之下,還可以有自己的空間,但今天的資訊是全世界的,你不能再站在外邊;你必須開放,認識你的對手,學習他們的長處,參與他們的競爭。在競爭中鍛煉自己,唯有這樣才能活下去。

這是多麼殘酷的鍛煉!你不能安逸、不能停留、不能回顧、甚至不能嘆息,因為你沒有退路。人類走到這一步,只有傾力向前。

這不是達爾文的進化論,但你的確是在掙扎,冀求在現實的競爭中倖存。

為了倖存,或者為了獲勝,人類唯一的方法是把所有的資源用上 ── 包括自己。為了把自己訓練成鬥士,只有提前學習、提前裝備;教育就承擔了這一個角色。過去中國傳統八歲入小學,現在接受了西方體制之後,入學年齡下降至六歲(雖然所學的內容也不一樣);然後還有學前教育,即幼兒園。今天有些心急的家長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已開始讓他上學,並競爭進入名校。孩子在說話還未清楚的時候便已經開始戰鬥!

奇怪的是:即使這樣施壓,學習成績並不見得好。香港年年詬病大學生中英文水準下降,做事也沒有精神。社會怪責大學,大學怪責中小學;基礎教育搞不好,大學再多資源也沒有用。

問題在哪裡?問題在我們整個的教育思維模式失去了自主。我們不知道教育孩子是為了甚麼?過去我們怕他不成材、不成器、不成人,今天我們只耽心他在未來的競爭中會輸。我們不要他輸,只有拼命裝備他,希望他成為一個戰鬥機器。沒有考慮他的感受,沒有體會他的心情,沒有發掘他的天賦,更沒有讓他自己選擇,父母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來安排下一代的道路,更不要說輔導他成長。父母經歷過生活的挑戰,深知未來的凶險,他要孩子早作準備,完全有理由,但眼光太現實、太狹小,沒有考慮到孩子能否承受?更重要的是,扭曲了孩子的生命的方向,忽視了他們內心的性情。

人如果只被環境選擇,他不會歡喜,他必然抗拒;壓力愈大,反抗力愈大。在孩童階段不能正面反抗,他會用反面的方法來逃避:逃避學習、放縱自己。今天的青少年正因為成長的壓力太大,而外面的誘惑太多,所以都想逃避,尋求虛幻的滿足。商人則投其所好,製造大量的漫畫、動畫、星戰、怪獸,甚至色情圖像,來賺取他們的金錢。青少年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,如何能夠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?不要說立志承擔人類苦難,就是堅強一點的意志力也沒有。香港的青少年自殺率每年都在上升;一個月前,一個十七歲的中學會考生自殺。他的遺言是:做人太辛苦了。還未上戰場,便已經放棄,為甚麼?生命真的是那麼脆弱嗎?

可惜,今天的教育還未能發揮它的作用。教育若只是貫輸知識,為未來競爭鋪路,則人不過是競爭的工具。成為工具本來也不是不可以,古人也講成材、成器,但這絕不是教育的最高鵠的。孔子說:「君子不器。」顯示人不能只作工具,人還有他自己。

十多年來,我一直為文批評知識教育、專業教育並不足夠,因為這種教育只是把人培養成工具,儘管「有用」,但不是生命的取向。

生命的取向是甚麼?就是認識他自己、成長他自己、和完成他自己。孔子說「成德」、「成己」、「成人」,就是說明此理。人生下來,其實只是一個動物,但人畢竟不只是一個動物,所以不能只聽本能指令。生命的成長必逆,修養就是逆自己的本能而行,所謂「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」,人的可貴在此;「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」,人類的歷史和動物的歷史不同,就是因為人類有文化,人類有創造力,不會為境所轉。但創造力從哪裡來?孔子說,這就要「學」。「學」不但學知識,更重要的是學成長,以突破本能的局限。教育就是要培養這種學習精神(有關「學」之大義,參看本書收〈「為己之學」的真諦〉一文),勿繞向外,否則生命必然迷失。

在香港這個富裕社會,許多人已經事業有成,擁資千萬,但生活並不快樂。他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些甚麼。為甚麼不成長自己呢?為甚麼不深化自己的思維呢?為甚麼不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呢?為甚麼不付出多一些呢?用古人的話來說,就是為甚麼不求道呢?外在的事是做不完的,競爭是沒有最後的勝利者的。說到底,人不是為了挑戰別人而存在,而是過自己的關;知道自己的存在意義,才能安身立命。

這就需要生命成長的教育。從孩童時代起,就要讓他感受到關懷、感受到愛、感受到希望。因為只有在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兒童才感受到性情,而有性情的人才有動力,才有希望,才有對理想的追求,和承擔的魄力。《易經》所謂「蒙以養正」,千百年來,早已成為中國教育的圭臬。此中不能以「古老」視之;知識有新古,但生命無新古!

所以,教育必須回歸生命,才找到它的正位;近代的扭曲,終必自食其果。

(原刊《天地唯情》第165-170頁)

 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