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04-4)

你懂得留意孩子的表現和懂得如何反應嗎?

黎斯華

小秋,三歲,時常要媽媽抱。

那天媽媽抱著她,正和一位很久沒有見面的嬸嬸寒暄。小秋用手推向嬸嬸,示意不要嬸嬸靠近,口裡還嚷著說:「走、走、走。」

敏俐也是三歲多,平時很活潑,對大人、小朋友都很熱情。有一次,她的小表弟出世了,親戚們到她家來玩耍。敏俐的媽媽很想抱抱小姨甥,她哭著臉要求媽媽不要抱他,還堅持要把小表弟交回給他的媽媽。

那一個午後,在遊樂場看見小孩們在玩耍,兩個人要輪流騎一頭木馬。於是,大的表示要騎三分鐘,「那弟弟呢?」「一分鐘。」他答。

小孩子年紀小,他們的表達是最「直接」的。

本來,古代儒學對生命的了解,「直」是「仁」[1]、是「性情」[2]的自然流露,如孔子所說:「『直』在其中矣!」(《論語•子路篇》)那是人之為人對自己的性情最真實、最純粹、最深感受的表現;就如我們愛父母,便自然的孝順、支持、維護他們一樣;這才是性情的「直」。

可是,以上的小孩子們所表現的「直接」,卻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了。

因為按道理,小秋應該依賴母親、信任母親;而母親與嬸嬸的交談既是善意的,本來並不會對小秋有任何的損害。所以,若父母能留意到小秋這種不合道理的反應的一刻,是父母須及時學習體諒她生命中開始出現一些障礙的時候──譬如缺乏安全感──這種不安的感覺,令她產生不快;於是以「擁有」媽媽、甚至抗拒別人來表達自己的不快;她並不是對嬸嬸有惡意的!

敏俐是願意和別人分享的。但是,當看見媽媽抱其他孩子的時候,她的妒忌(即負面的情緒反應)便流露出來了。《顏氏家訓•教子篇》提到:

當及嬰稚,識人顏色,知人喜怒,便加教誨,使為則為,使止則止。

是以,敏俐的表現,不只是她是 「乖」 或 「曳」 的問題;而是在提醒父母:從孩子的生命成長過程中,父母須懂得學習從反面進路來了解未受後天的文化教育、生命教育、性情教育的生命,是有他的夾雜不純的障礙──譬如負面的情緒──只要懂得從正面開發孩子的性情──如:教她感受到對幼小的憐惜、同情──這些微小的障礙是可以消除、化解的。

須加強留意是第三個例子:

大哥哥表現的關鍵不在於他玩的時間比弟弟長,對弟弟「不公平」。父母切記不要只懂得為小的「爭取公平」;因為爭取表面的、一下子的公平,並沒有處理到問題的根本。問題的根本在於哥哥的生命,到了這個階段,尚未懂得友愛弟弟,不能友愛弟弟,便不懂得禮讓弟弟;這樣,兄弟關係如此發展下去,弟弟也不會懂得恭敬兄長、尊重兄長了。這才是更長遠的兄弟關係,更重要的根本。

若父母不懂得明白生命是由性情來浸潤、來支撐的,只是從枝枝節節的生活小節來要求「合理」、「公平」的話,一定是無風起浪的開始──終致釀成兄弟倆互相爭鬥、互不服氣、甚至哥哥開始懷疑父母偏心、弟弟亦會因父母這樣的處理而生起計較心,便開始仇恨哥哥了……試想,後果堪虞啊!

所以,當遇上這種情況,不用發愁、不用擔心,父母只須明白到由這一刻開始,你要教導兄弟倆了──引導他們如何作哥哥、作弟弟、如何承擔「兄友弟恭」的本份便是了。

孩子是最依賴父母的、最聽父母話的。只要從他們小的時候,對他們多加留意,學習懂得分辨生命中之本與末、重與輕,有所分寸;對孩子的成長有恰當的接引、對孩子的障礙有恰當的疏解,才算是作父母本份表現的開始。


註:
1. 「仁」,是孔子對人生命本質的體會。
2. 「性情」是霍韜晦教授對古代儒學對人生命本質的體會的現代詮釋。

(原刊《親親孩子》第65-75頁)

 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