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03-1-15)

爸媽,我不懂

黎斯華

大人對小孩總是自然的愛得很深。

「愛得很深」是自然的,因為那是人的天性:如父母愛子女、大人愛小孩一樣,不是因為血緣的關係、不是因為要得到讚賞、不是因為外在的要求、更不是因為孩子的美醜、肥瘦、佻皮還是乖巧……大人總是無條件的呵護著小孩:給他們想要的東西、聆聽著他們的一言一語、留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;為他們準備安全的環境,讓他們踏出無憂的步伐。

這「愛」,源於大人的心,能感受到孩子的「好」。這「好」,是生命的真與善。

「愛得很深」是自然的,因為大人的心,經鍛煉修養,越有深度;這深度通過生命的真與善,來照見孩子生命的內容,期望發掘出更豐富的意義、更光明的前途,使後來者(下一代)的生命總比前行者(上一代)更加好。這是人間生命中的「善」的最高冀盼與實踐。

有了這「愛」,使天地充滿了溫情:孩子的生命,原是何其幼嫩、脆弱,有了大人的護蔭,便可以穩步成長。

有了這「愛」,使天地充滿了希望:大人的生命,在現實世界中,每多受盡折磨、扭曲……遂使生命中的「真」── 對理想的追求失落;然而當看到了孩子,便如看到了新的希望 ── 把生命對真實體現理想的追求,重新寄託在孩子身上:使個體的「我」對生命理想的追求,伸延到別的個體「他」,乃至無盡的個體。則縱使有現實的窒梏、人性的陰暗、個人的際遇……等的客觀局限,而圓滿的生命、理想的人格也永不失落;因為只要人心不衰,便一代一代的永遠在督促生命要回歸真實、回歸理想,成就卻不必在「我」 ── 這是人間生命中的「真」,令人間充滿感動的意義與價值。

這是「愛」的學問。

*     *     *

能體會「愛之深」的道理,才能明白「責之切」的必然。

然而,父母在生命修養的歷程中,還須時常反省,當你對兒女責難的時候,你對兒女的愛,真是有這麼深嗎?

生活中,若父母呵斥大聲吵鬧的孩子,這表面看來很平常;但身為父母,便須在此處下工夫,學習反省自己對孩子的責難,是因為自己也很煩躁嗎?則此責難的原因是情緒;是因為怕孩子丟自己的臉嗎?則此責難的原因是基於愛自己;是因為規例不准吵鬧,否則要罰款嗎?則此責難的原因是外在的要求……,這都不是父母深愛著兒女的表現。

你或者曾遇到這樣的情景:有父或母看到自己的兒女很頑皮,在別人眼中,可能是一件小事,但那父或母卻在默默的流淚。請不要見怪,因為他們的心,有著一個好孩子的模樣,但眼前的孩子卻不懂事。因為有愛,他們不忍心責備孩子;但因有更深的愛 ── 他們始終希望孩子「好」起來,卻一時間不知所措,不懂得面對,自覺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責任,卻無能為力,覺得很慚愧。

這中間,便是一個教與學的歷程,是生命成長的歷程;孩子須要學習成長,父母須要教導孩子成長,但父母自己也要學習成長;不要氣餒,孩子是無法一下子體會到父母的心,因為他始終是孩子;唯有父母經歷成長,才能一步、一步的引領孩子;唯有真正的愛,才能一點、一滴的感動孩子。

(原刊《親親孩子》第77-85頁)

 

回上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