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04-2)

不要只說道理

黎斯華

那天,一位媽媽和我談起她的兒子。

他只有三歲,但不知道為甚麼,最近天天上學前便會哭;老師也認為小男孩不合群、不太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耍;甚至有一次,小男孩致電向正在上班的媽媽說:「我很寂寞呀!」

媽媽說他平時很聽話,她不認為孩子會不接受學校的同學們;因為每天晚上,他都很乖的跟著媽媽禱告,一起祝福他的同學,甚至同學的爸媽等。而且,媽媽也時常的教導他、開解他,要他接受小朋友、要他關心小朋友,要他和他們一起玩耍、要他與老師合作……

我著她帶小男孩來見面。

小男孩紮實健康,只是有點怕陌生。我們坐在會議桌前,因他的高度不足,嘴唇和下巴部位,剛好貼近會議桌面,一不留神,他的嘴唇撞向桌面了。

我留意著他的反應。

他感覺到很痛,但他不敢哭,閉上嘴唇望著媽媽,媽媽很明白他,立即對他說:「不用哭,『錫一啖』便不痛了!」便吻了他一下。可是,很明顯,那感覺卻還是很痛的,但他還是順著媽媽的意思,並沒有其他異議,只是忍著痛,要求自己不要哭的,向媽媽說:「『錫一啖』不夠啊!」媽媽便再吻他一下,他便真的沒事了!

我開始了解他:他很孝順,很聽媽媽的話,很希望做到媽媽所教導他的。我告訴孩子的媽媽:孩子很健康,不用擔心,只須留意對他作出教導及指引時,語言要簡單一點,是他所能明白的,及加強鼓勵性,但切記:不要說太多道理!
一星期後,孩子的媽媽告訴我,她對孩子的說話真是少了,也看到孩子上學前比平時輕鬆,已不再哭了!

再一星期後,孩子的媽媽再問我:「如何令孩子更願意上學呢?」我對她說:「那你不要再對他說其他的話了,只須每天早上,當孩子出門之前說:『媽媽希望你開開心心的上學』,便可以了!」

又一星期後,孩子的媽媽說:「他真的很開心的上學了!」媽媽也完全輕鬆起來!

孩子年紀小,簡單的心靈明白不了抽象的道理,不懂得如何反省?不懂得如何行動?他越是『生性』,便覺得壓力越大。這樣,作為父母須留意教導兒女的時候,須先深入了解他及思慮:一、兒女有聽受道理的能力嗎?二、兒女有把道理化成具體行動的思維能力嗎?三、兒女有明白是甚麼阻延著他行動的障礙的能力嗎?……等。他們若是能力不足的時候,父母便須更有耐性及給予具體的實踐步驟,把他們一步一步的提攜進步起來。

所以,不能只怪責兒女不聽教;原來要兒女聽教的關鍵,不再於「說」道理,而在於父母懂得如何了解兒女生命的獨特性;並能把具普遍性的抽象道理轉化成可實行的具體內容,才可以方便兒女對道理的吸收與領受!


(原刊《親親孩子》第87-95頁)

 

回上頁